欢迎来到益鼓实业有限公司

河南麦收新景象:“互联网+农业”让机收更高效

目前,河南正在收获8600万亩小麦,中原地区小麦生产的“三个夏季”正忙着。在河南省洛阳市的河南省智能农业机械创新中心,已有2万多台农业机械接入互联网平台,农业机械跨区域运营的轨迹、区域和位置一目了然。

“我们开发的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安装在农业机械上的BDStar遥控器将分散的农业机械连接到网络系统平台,从而进行实时监控、统一调度、协调管理,实现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升级。“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说。

河南智能农业机械创新中心是近年来河南推广“互联网+农业”和服务“三夏”生产的缩影。跨区机收是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创举。虽然联合收割机的总数已经足够,但在过去,由于调度和指挥困难、信息差、运输时间长等因素,一些地区在高峰时段仍然缺少机器。

60岁的“麦客”刘成钦是河南鹿邑县人,2019年是她与老公跨区收麦的第12个这年。每年麦收前,刘成钦会给各地亲戚朋友“老客户”不断打电话。小麦熟得多好,收获价高又低,哪里小麦多,机器少,查明情况后,我们将制定出旅行路线,商定收获时间和亩数。

跟随小麦成熟的轨迹,刘秦城从豫南出发,经河南进入山东。到达天津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。这几年,刘成钦跨区作业的收入缩水了不少。“前段时间,每台水稻收割机收麦赚四五万元,如今只能一两万元。”刘成钦说,如今农机车多了,麦收销售市场形势严峻,要是能保证科学研究生产调度,让供求配对,人们就能少跑冤枉路多挣钱。

现如今,随之“互联网技术+农牧业”的发展趋势,河南省局部地区依靠信息化管理方式,科学研究生产调度农机车安全作业,使供求合理连接,正让刘成钦的期待变为实际。

据河南许昌市农业机械管理局负责人介绍,为服务“三夏”生产,近年来许昌开发了“智能农机亩产系统”,建设了许昌智能农机信息平台,在全市2400台联合收割机上安装智能农机终端,并进行定位导航 具备智能风暴等功能,减少了“麦客”的移动时间,作业面积和粮食产量同时显示在终端和平台上,有效地减少了人工投入。

许昌宏伟农机合作社124台收割机配备了智能农机终端。理事长李红伟说:“手机非常好用,一台联合收割机比以前少一个人,所以季节最低也能节约3000元。因为不使用土地,收割机工作更多,可以增加收入5000元。计算一台收割机的额外收入8000元是没有问题的。”

“三夏”生产期间,许昌农机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对机收动态进行24小时监测,在县与县、乡与乡之间对作业机械进行余缺调剂,引导机手合理确定转移路线,有效应对了高峰期局部地区缺机难题,极大地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。

许昌还推出了“农业机械网”手机应用。下载并安装扫描的二维码后,农民可以很容易地在附近3到5公里范围内找到联合收割机。通过一键呼叫和一键导航,他们可以快速与农机手取得联系,独立停靠农机,及时完成收割。